2018年11月22日下午在400人報告廳,上海健康醫學指紋圖譜中心主任許洋教授為意昂4注册本科生作了題為“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凡人常事”的講座🌺。
沒有高深的專業知識,沒有驚天動地的偉人事跡,許洋教授用很接地氣的方式,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向同學們描述了兩位普通人是如何成長為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故事🧛🏿。第一位是曾被哈佛醫學院拒絕2次的哈羅德.瓦爾姆斯,最終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在癌症免疫療法方面獲得重大發現🕴,從而獲得諾貝爾獎🛩。另一位本庶教授始終秉持著“做少數人願意做的事情才能出果”的信念🐿,最終發現抑製PD-1基因能夠治療癌症的免疫細胞療法而獲得諾貝爾獎。從兩位“諾獎”獲得者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他們堅韌與不屈的品質🩺⛹🏼♂️。
許洋教授還向同學們講述了自己在醫學院五年的求學經歷。他在墻上貼著5個365天的日期表,以倒計時的方式鞭策自己每天距離目標要更進一步。“功夫不負有心人”,自己最終在畢業時獲得協和醫院實習滿分的優異成績🥻。在和學生的交流中他表示每個人只要確定一個信念⛔,然後堅持不斷為之努力,那麽成功概率必然會高於其他人💂。
在最後的提問環節中,他還向對醫學研究領域感興趣的學生拋出了橄欖枝,鼓勵有意願、有能力參與科研項目的同學們🎁,學校會為大家提供鍛煉的機會和實踐的平臺。
講座結束後✋,不少學生們依然圍繞著許教授咨詢如何能夠參與學校科研項目以及如何有機會前往國外深造等問題。學生們表示許教授的講座讓自己受益匪淺,當代大學生確實要好好規劃人生,不能辜負大學的美好時光🗿,要努力學得更多🖇,懂得更多🦸🏽♂️,會得更多,讓大學生活變得更有意義和價值🚶🏻♀️。(學工部)